查看原文
其他

法学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由哪些高校斩获?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光石法学苑 Author 光石法学苑

7月24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有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本科和研究生)的1998项成果获奖,其中多个法学类项目获得一、二等奖。本期文章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法学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到底由哪些高校斩获吧~
来源|光石法学苑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教育部为了奖励取得教学成果的集体和个人而设立的,旨在鼓励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是教育领域中唯一的一项国家级奖励,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并列。该奖项的关注点在于“教学”而非“求学”,获奖项目代表了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也是教育部学科评估和“双一流”评选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每4年评定一次,2023年公布的获奖名单中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分别有572、284项成果获奖,累计共有13所高校的19个法学类项目获奖(本文统计的高校为获奖项目的第一单位而不包含获奖项目的参与单位),接下来就为大家逐一揭晓。



五院四系稳定高产


五院四系作为我国法学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本次获得法学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数量最多的几所高校。其中西南政法大学有3项成果获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均有2项成果获奖,武汉大学法学院有1项成果获奖。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本次评审中获得一项研究生国家级一等奖和一项研究生国家级二等奖。其中“思政铸魂、知识扩容、内外融通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课程体系改革”是法学类唯一获得国家级一等奖的项目,另一获奖项目“法学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从课程、教材、平台、实践等角度驱动,培养交叉型人才。



中国政法大学在本次评审中有两项成果获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其中一项聚焦“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由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主持领导,另一项探索由“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模式”,两个获奖项目均针对本科学生的教育培养。



西南政法大学在本次评审中获得两项本科国家级教二等奖和一项研究生国家级二等奖,实现了学校在该奖项数量上的新突破。获奖的三个项目各有特色,“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实践”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法学教育的转型”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公共法律服务人才,“法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同步提升,增强就业竞争力。




华东政法大学在本次评审中获本科国家级二等奖一项和研究生国家级二等奖一项。获奖的两个项目各有侧重,“融合培育模式”侧重本科生的教育改革,而“'信专跨通'卓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侧重研究生教育改革,致力于培养新型涉外法治人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本次评审中获本科国家级二等奖一项和研究生国家级二等奖一项。获奖项目充分体现了学校特色,“财经政法深度融通”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资源促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经典”和“经验”双轮驱动的培养模式传承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理论法学教师团队的经验,通过经典阅读和经验训练促进法学生的德才培养。



武汉大学在本次评审中有一项成果获得本科国家级二等奖。该奖项由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冯果教授牵头,结合国家在法治、生态、健康、网络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回应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型法治人才”。


总体看来,六所高校共有12个项目获奖接近法学类获奖项目总数的三分之二,足见五院四系在法学教育上的强大实力。


综合性高校大放异彩


五院四系之外,本次法学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诸多综合性大学的表现也相当亮眼。两所985高校天津大学和厦门大学均有一项成果获奖,地方性大学湘潭大学和黑龙江大学也均有一项成果获奖。



天津大学在本次评审中共有26项成果获奖,位列全国高校榜首,其中有一项法学类成果获本科国家级二等奖,获奖项目立足于“新法科人才培养实践”。天津大学法学院前身为北洋大学法科,曾培养过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张太雷和法学大家王宠惠等名家,近年来其法学发展也较为迅速,2022年软科法学学科排名中天津大学法学位列全国第24位。



厦门大学在本次评审获得一项研究生国家级二等奖。厦门大学法学在第四轮学科教育的评估中获A-的成绩,其法学院也是我国最早开展立法学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阵地之一,从1994年开设《立法学》课程,2000年开始招收立法学方向的硕士生,2007年开始招收立法学方向的博士生,到2019年成为国际立法协会的首个中国单位会员,厦门大学就“复合型立法人才的培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次获奖项目也为其他高校立法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湘潭大学在本次评审中获得一项研究生国家级二等奖,也是继2005年、201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后,第三次再获奖。湘潭大学法学学科实力强劲,在第四轮法学学科教育评估中获得B的成绩,其获奖项目“1+N”特色法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了全国90%以上高端非洲法律人才以及湖南省50%左右“法考+专利代理”双证人才,是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的典范项目。



黑龙江大学在本次评选中有一项成果获得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也是黑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首次获得该奖项。获奖项目“地方大学卓越法治人才”聚焦本硕博一体化培养,培养具有“俄语特色”的优秀法治人才。


四所综合性院校虽然并不是传统的法学强校,但充分利用学校平台和地方资源,积极探索法学人才培养的独特路径,为法治人才的培养提供新思路和新范例。


新兴法学院崭露头角


此外,部分新兴法学院也在本次评定中崭露头角,这些法学院成立时间虽然较短,但是法学人才培养紧跟时代步伐,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们分别是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和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中国计量大学虽为理工类院校,但其法学学科发展迅速,2002年学校成立法学院,2009年成立知识产权学院。近5年来知识产权学院斩获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课题16项,在法律类核心期刊、CSSCI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本次申请的项目“‘四化四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也是全国高校首个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南京理工大学的“理工文复合的新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获得本科国家级二等奖。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由2005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与南京理工大学共建的江苏省第一家知识产权学院发展而来。知识产权学院虽成立不到20年,但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进行本硕博贯通、理工文复合的新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迄今累计培养5000余名复合型知识产权精英人才,“南理工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更是被中国教育报等2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本次获奖是对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肯定。



除以上两所理工类院校,湖南师范大学也斩获法学类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996年,在第四轮学科教育评估中法学获评B级,本次获奖项目“'双统筹五位一体'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由副校长蒋新苗教授主持,回应了国家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需求。


从获奖项目看人才培养趋势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代表我国教育工作的最高水平,根据获奖项目也可以窥见我国法学人才培养的趋势:其一为对复合型法治人才的大力培养19个获奖项目中有5个和复合型法治人才的培养的相关,不管是财经政法的融通、理工文复合、立法复合、交叉型法学人才和新型法学学科的建设均体现了国家对复合型法治人才的需求;其二为对涉外法治人才的大力培养,19个法学类获奖项目中有4个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相关,超过总获奖数的五分之一,法大、西政、华政和湖南师范大学的获奖项目均从不同角度探索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模式;







其三为对法律专业学位学生实务能力的培养西南政法大学和湘潭大学分别采取“岗位+课堂”以及“1+N”的两种模式提升学生的实务能力,切合法律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发展路径;其四为对理工类院校的知识产权人才的大力培养理工类院校既能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提供更为全面和专业的理工科知识,也有更广阔的实践平台,中国计量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所探索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模式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作为国家在教育领域中颁布的最高奖项,获奖项目不仅需要在教育教学理论中还需要在实践中有着重大突破。祝贺此次获奖的院校和相关教育工作者,希望高校都能更好地承担教育强国使命,培养更多的卓越法治人才。你还知道哪些高校曾获得国家级荣誉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END-


责任编辑 | 刘卓知

审核人员 | 张文硕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往期精彩回顾
中国法学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学府
程啸:法律硕士生的苦恼以及如何发挥优势
首例《当事人本人到庭令》,不得以有委托诉讼代理人为由不到庭
法官、检察官还是律师?选择背后,是一个人想要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韩旭:刑事辩护将迎来一个“寒冬”
刑事案件如何在“黄金37天” 有效辩护?
律师为什么要为坏人辩护?为“坏人”说话,让好人受益
王利明:被“饭碗”严重束缚的中国法律人


关注下方公众号,获取更多法律信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